我们这些搞多角恋的,要学习的技能够开家公司了

2019年婊酱FM首期节目《135 开放关系里的人真的不嫉妒吗?》来了!(请到“网易云音乐”搜“婊酱fm”,或在泛用型播客端搜Bitch up订阅收听)

Jess和心理咨询师Steve、复旦大学心理学博士生曹雪敏,一起聊了聊“开放关系”。

Jess从自身经验分享了什么是开放关系,它是如何建立和维护的,以及开放关系和一对一关系里的人能够如何互相学习。

我们对亲密,信任,坦诚,嫉妒,安全感,婚姻等概念进行了灵魂拷问,并没有得出任何答案,但是提出了诸多你必须问自己的问题。

这里还有Jess的一篇文章,让你了解她在开放式关系里的体验。

我们这些搞多角恋的,

要学的技能够开家公司了

作者:Jess

转自别的女孩,VICE女性频道

开放关系在都市青年中似乎越来越不算个事儿了,但开放关系很多种,大家的玩法和规矩都不一样(读读这篇)。这其中呢,有一小撮人管自己叫多爱(polyamory),简称 poly。这个词的词源很好理解:poly 就是 “多”,amory 就是“爱”(法语 amour 的词源也是 amor),反正就是多角互相爱,指有多个恋爱对象,且 TA 们互相知道对方存在。一个比较粗暴的解释就是,“诚实地出轨”。

我喜欢把 poly 音译成 “抛离”。倒不是说搞 poly 的都喜欢始乱终弃,毕竟很多人也是奔着长久的多边关系去约会和相处的,而是,“抛离” 这词儿,有点 “抛弃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婚恋规则、跟爱的人好聚好散不合则离” 的感觉

所以 “抛离” 抛弃的不是爱,而是为了更好的拥抱爱,和可爱之人。

很说明作者冒险精神的一张照片 全部图片来自作者

看我这么使劲地解释,或许你能猜到,我也是一个 “抛离” 分子。我是个住在荷兰的中国女孩,我的爱人们散布在世界各地,最频繁的一个月见一次,最长则像牛郎织女一年才能碰一次头。当然了,不是所有抛离都是这个相处方式,只是我和我喜欢的人碰巧都不在同一个城市,也都不太希望过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日子。

接触抛离是三年前,在 OKCupid 这个交友软件里选了 “非一对一” 作为过滤条件,结果意外打开新世界大门,发现了50公里内就有一大堆不愿只爱一个人的 “渣男渣女”。这样过滤的好处是,不用费心跟对方解释为什么喜欢你但不想专属于你,因为大家已经都是接受非单偶感情形态的人。所以很快,我就有了很多亲密程度不一的炮友/恋人。

“抛离” 对于我这样的不安分的双性恋(或泛性恋)而言,算是一个接近两全的方案 —— 过去交一对一的男友或女友时,总是忍不住被其他性别吸引,于是就在 “出轨伤人、压抑伤己” 的困局里纠结。如今能够光明正大地跟人 “耍流氓”,得多亏了这些三观相符的伴侣们,想到这里,倍感幸运。

在荷兰,公开自己是抛离,还是会有人惊讶到掉下巴,但也越来越多人见怪不怪了。每个大城市几乎都有一两个抛离小组,时不时聚个会,分享一下近日恋爱心得,也给新人答疑解惑。

在抛离的 “茶话会” 上(真的不是群 p 趴!哎,这帮人总是说得比搞得多!),如何处理嫉妒、从一对一情侣走向抛离要不要定规则、怎样跟家人朋友同事出柜,都是永恒聊不厌的话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被众人津津乐道的就是 —— 怎么挤时间。

有句话抛离圈的人听到都会狂点头:爱是无限的,但时间这个 “婊子” 是有限的

抛离们大都是时间管理控。想当初我在大学里,记课表全靠脑子,但如今如果只靠脑子来记约会的话,那么肯定要么忘掉要么搞错。要是没有 Google Calender,不知道什么叫番茄时间(一种时间管理方法,就是用一个定时器来分割出一般为25分钟的工作时间和5分钟的休息时间,而那些时间段被称为 pomodori,为意大利语单词 “番茄” 之复数),不会 GTD(Get Things Done),不会在去异地见情人的火车上抽空做个冥想,你肯定会招来 “抛离大师” 们担忧的眼神。这让我常常怀疑是不是走错桌 —— 确定这不是创业狗的聚会,或者 MBA 的研讨会吗?

可我实在不算时间管理达人。我能维持抛离关系,得归功于我和爱人们的不折腾。大家都是各自有工作要忙,有其他爱人要花时间,有炮要约,有酒局和桌游局要赴的,所以谁都没力气搞更多抓马。我们也没有什么规律的日常,不需要每天按部就班地跟每个爱人打卡说早晚安(那样还不如买个某宝的短信问安服务呢)。

但哪怕如此简单,我们还是常常出现 “时间不够用” 的危机。深究下去,这是因为是情感陪伴的频繁缺席。我不能在某个爱人需要我安抚的时候及时出现在 ta 身边 —— 我可能关了机,决定优先跟眼前一年一聚的伴侣玩一整天;类似的,当我渴望一个拥抱(哪怕是隔空)的时候,对方说不定正在跟人活塞呢。

譬如悉尼的女友,一到北半球的冬天,我和她时差10个小时,几乎错开了白天黑夜。再加上季节反差 —— 你在荷兰的寒夜里被大风吹成狗,对方在海边的艳阳下游着泳晒成猪,夏天的圣诞老人无法与你的冬日抑郁情绪产生共鸣,反之亦然。这是情感陪伴不在场(emotionally unavailable)最明显的季节,我们就像特德姜《软件体的生命周期》里,被暂停使用的电子宠物。或者用已经过气的游戏来说,就像养了只经常出门浪荡,在家只会写报告,完全不跟你聊天的青蛙。

但我还是愿意继续在这样苦楚的甜蜜里折腾。

其实哪怕是一对一的同城恋,也常常有一个人有情感需要,但另一个顾不过来的时候。想想那些跟客户喝得天翻地覆,留姑娘在家照顾姨妈的男人们吧。况且,有好几个爱人的话,有一个闲着的几率也高点儿嘛,我这样安慰自己。

另外,纯爱电影讲究的是 “谁甘心就这样,彼此无挂也无牵”,所以 “我们要互相亏欠”。照这个标准,我的爱情恐怕是不 “够格” 了 —— 抛离分子最讲究给彼此放浪的自由。尊重彼此的人格,不去互相占有,也知道人格无法被占有,这是抛离者最基本的共识,虽然这种共识在外人看来有时候显得冷酷。既然不会绝望地绑在一棵树上吊死,我们也就不会急切地想去改变彼此不契合的地方。

这种抛离的爱看上去轻佻,但我也看到它小心翼翼呵护对方的意图。毕竟,再登对的人也有不投缘的部分,比如跟我性生活非常和谐的荷兰伴侣,却无法与我共赏《赤壁赋》的韵律与情怀,或是《编辑部的故事》里的老北京痞子梗。而面对这些不投缘,我们都坦然接受它,并真心希望对方可以在其他伴侣身上满足(再读读这篇)

不过老实说,抛离久了,有时候也会暗暗羡慕两个人柴米油盐,每晚蜷在一起看剧的日子。这样的生活的确简单很多,也轻松不少。但如果哪天我真的选择了那样的关系,可能不是因为这样比较舒服,反而是因为抛离对我而言已经是舒适区了。我是一个这样的人 —— 喜欢把自我打翻重建,然后成长和蜕变成自己都吓到的样子。简而言之,我不喜欢让自己太舒服。

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抛离” 这种碎片化的恋爱方式,其实是这个碎片化时代的缩影。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全球迁徙更自由,追求欲望和自我满足被消费社会鼓吹,女权和 LGBTQ 成为新常态,异性恋单偶婚姻家庭不再是唯一选择,这些都让 “抛离” 在近十年间变得正当无比。这样看来,抛离才是一点都不激进,比起那些身处异国还坚持单偶的男女,抛离反而像是不愿反抗时代宿命的逃兵。而跟一个人长期地相处,见识对方最丑的样子和最坏的情绪,对我们这帮 “自由以上、责任未满” 的人来说,或许才是更大的挑战。

我很长时间都陶醉在这种无拘无束里,但也不抗拒它可能会蜕变成别的样子 —— 如果开放关系容不下对自己推翻重建的可能,那 “开放” 也只是口是心非吧。事实上,发出这篇文章时,我的抛离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依然是多偶状态,但对 “抛离” 和 “责任” 的兼容性有了新的理解。有机会的话,我下次再来告诉你们发生了什么吧。

更何况,想要抛离的福利,就得接受它的风险。“自由的代价就是它本身”,一个伴侣曾认真告诉我(说起来,我当初就是因为这话爱上她的,结果一年后才知道丫是偷别人的话)。如今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你拼命追求无拘无束,却也恰恰被它套牢。少了羁绊、承诺和世俗或法律意义上的责任,人也容易走向孤单和虚无。

正因如此,我不会像很多抛离圈的人一样,唾弃 “专偶糟粕”,到处安利这个多偶的 “美丽新世界”,仿佛社会不立马改造成所有人爱所有人的样子,对人们就是种压迫。没有谁比谁吃的苦更少或更多,抛离和专一,其实更像红玫瑰与白玫瑰。

最后再次良心提个醒,真的,“抛离” 不适合所有人 —— 如果老板给你两个死线你就焦虑得要死,两个爱人你可能根本 hold 不住!

-End-

转载自别的女孩,VICE女性频道

往期精选

****鸟鸟情爱咨询,365天开放的秘密空间


****鸟鸟问********答: 爱上Pao友怎么办?****

****鸟鸟:性是一件需要陪伴的事****

****婊酱玩桌游——4缺2的完美恋人****

****如何拥有金手指——最靠谱的CC指南****

****来荷兰,怎能不吃蘑菇,不去性爱俱乐部?****


喜欢我们的节目或文章,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赏

更多惊喜

往期目录全集(含秘密日历

Jess带领的温暖社群【章鱼觉醒】

精选好物商城【婊家秘酱

有好故事,点此链接,来做嘉宾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收听婊酱FM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