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于谈爱的年代,怎样破解爱情「求不得」迷思?

给大家推荐一门(尺度挺大的)课程。

它的制作人张洁平可能有些读者认识,她是端传媒的前主编,是一名十几年的老记者,她和她的团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打造这门课程,课程讲师阵容也很棒,分别是:项飚、淡豹、刘梦霏

这门课程知识浓度很高,又非常好听,它切中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工作、爱情与游戏。聊得精彩,很值得一听。

通过对工作、爱情、游戏背后的一整套制度、文化、话语、观念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活、所处的时代,进而拿回对生活的主动权。

他们还专门为婊酱粉丝准备了一个特殊福利,拉到文末可以看到。

最后提醒:大家拉到最下方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购买,现在是限时5折优惠


1

來自当代最优秀

的研究者

大家好,我是张洁平,是这门课的制作人。

很高兴可以在这里向大家推荐这门课程。这门课的三名讲师:项飚、淡豹、刘梦霏应该不少读者都认识,先介绍一下:

项飚,牛津大学教授,曾获得全世界最重要的人类学奖项——安东尼·利兹奖,是国内最好的人类学者之一。

淡豹,正午故事的前主笔,她关于当下社会的观察和写作,特别是关于性别议题的思考,引发了很多读者的共鸣。

刘梦霏,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游戏研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讲师。

我们有自信说,他们三位是当代最优秀的研究者和写作者。他们将在课上,解剖当代生活中的三大现象:工作、爱情、游戏。

这种解析是以扎实的研究作为骨架,通过对工作、爱情、游戏背后的一整套制度、文化、话语、观念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活、所处的时代,进而拿回对生活的主动权。

如何做到这一点?

以淡豹的课程为例。

2、淡豹:

我们生活在一个耻于谈爱的年代

面对爱情,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一种非常奇怪的心理。

一方面,关于“爱情”的话语和符号,几乎无处不在,从数不清的浪漫电影,再到动不动瘫痪微博的明星婚恋消息,再到兜售爱情美好想象的消费场景——我们非常非常看重“爱情”,把爱情当作生活里不可缺少的部分。

但另一方面,在爱情符号滥觞的同时,真正的爱情似乎又在远离我们。

当我们今天讨论恋爱、婚姻、亲密关系时,经常出现的概念是条件、“经营关系”的技术和“艺术”、“保全财产的绝招”、“婚前如何擦亮眼睛”。感情成为了一种不能随便浪费的资源,或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相处是要用技巧来经营的政治,亲密关系像是可能亏损也可能盈利的生意。

再或者,爱情成为一种幸福的鸡汤,在消费主义导向的情感账号里,在甜蜜的偶像剧里,或在加上时光滤镜的青春追忆中,而很少有人严肃地质询关于爱的问题。

总之,我们生活在一个耻于真正谈爱的时代。

而现在,我们希望打破以上两种视角——不是人生指南,也不是情感鸡汤,而是把爱情本身作为一个问题,一套观念,一种文化,一门话语,一项意识形态来解析。

这是情感问题观察者,写作者淡豹首次开课。她将系统性地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叙事学等多个学科视角来探索爱情观念和实践从哪里来,困于何处,向哪里去。

举个例子。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一种“爱情”焦虑中,很多广告、课程都在教大家:怎么找到一个满意的伴侣?找到之后,爱情又如何保鲜?

但淡豹后退一步,先问:我们真的需要这些吗?我们想要的理想爱情究竟是什么?

通过历史的回溯,我们会发现,现在常见的对爱情的想象——浪漫的、充满欲望与情绪的爱情模式,不过是对爱情的模仿,是被塑造出来的。我们受到的教育、看到的故事,教我们要在哭泣、拥抱、在开门时的惊喜、在求婚时的下跪中去体会、去表达爱情。

而在这样对浪漫爱情的追逐中,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它让我们在庸常生活中产生情绪,还沉湎其中,又很容易让我们摆脱日常生活,暂时逃到那个只与感情、只与这个人有关的空间里。它也非常容易让人产生成就感,在热恋中,当对方需要你时,你很容易觉得自己有价值。

浪漫爱像美梦、像鞭炮、像烟花。有声响、有画面,但它留不下什么东⻄。它的实质是消遣。

而想真正获得幸福,很悖谬的,第一项要做的工作,就是拒绝这样的“浪漫”。不再受浪漫爱话语的困扰,从幻梦之中醒来,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爱的形式。

但要做到这一点,很难,这不仅仅与个人相关。在下一步,淡豹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在当下社会,我们对亲密关系的理解滑入了以“占有”为核心的思维方式。

这个分析很丰富与精彩,我在这里只能简单说明。这个现象背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过去三十年中,我们越来越深地退到家庭私人领域中去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一个稳定的重心,家庭真正地成为了难以掌握自身命运的中国人的“港湾”。

同时我们又在推进财产权和产权观念的变革,以产权观念和有产者身份来理解家庭、婚姻、自我,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占有型关系”俘虏了感情,交换逻辑俘虏了婚姻

ps:爱情课有一节因为审核不通过未能上线,我们将以网盘形式和大家分享,方式见文末,这门被删的课题是“站在2019:多妻制的幽灵”。

在犬儒和经营人生的时代,我们想要通过这门课把一些有点“非主流”的爱情理想喊得响亮,提出新的爱情理想——比如,像友谊一般的爱情志同道合的情谊,比如,怎样能拥抱自身的脆弱,为什么主动去爱比别动爱更重要,以及爱情如何成为一种社会力量。

《深度思维:项飙+淡豹+刘梦霏的30堂人生意义课》

给你带来思维快感的思考课

三位学者的独门视角

30堂课近1000分钟的狂想

原价199元,****限时优惠99元

可反复永久收听

3

探究焦虑的本质

感受反思的力量

可以看到,在这门课程中,淡豹没有提供技巧,去解决爱情中的焦虑,而是通过人类学、文学、社会学的分析,去回溯、解剖这焦虑的根基。

而除了淡豹老师的课,项飙老师的工作课,刘梦霏老师的游戏课同样如此。

这是项飚第一次开设线上课程,在这门课上,他用近5个小时的时间,和大家解析4个他非常关心的社会现象:

留学、社会阶层、移民、工作。

以工作为例,

他把我们当代人普遍的工作焦虑总结为三种具体的表现:

第一个表现是,工作变成了工作洞:

我们熬夜加班、埋头苦干,钻进工作的洞里;几年后再从洞里爬出来,歇一歇,去长途旅游、开个烧烤店再关掉,然后又再跳进洞里。

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不再热爱工作。在办公室里,我们需要去忍耐、牺牲,我们钻进洞里埋头苦干,不问所以,只是为了尽早从洞里爬出来。

工作焦虑对第二个表现,我们努力工作,不是因为喜欢这份工作,而是因为不喜欢

项飙教授解释,太多人拼命工作的原因,只是因为想要摆脱它。

我们希望能够快速升职加薪,这样就可以不用干这份工作了。结果就是越不热爱、越拼命;越拼命,越感到自己距离理想的生活越遥远、越迷茫。

第三个表现是,工作变成一种临时的工具,它本身再无法给我们带来实现自我的意义感。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想法,那么你就正处于项飙教授所说的悬浮状态。

所谓悬浮,其实是说,你不直接面对当下,而总想去迈向未来,你现在做的一切是为了有个好的未来。但未来是什么?到底长什么样子?我们并不知道。

为什么我们会困于这样的局面中,在课程中项飚老师有非常精彩的分析,浓缩了他十年来的研究与思考。

讲游戏的同样不是游戏主播,而是游戏研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梦霏老师。

她要讲的,也不是怎样打游戏,而是游戏化的本质是什么?在游戏中我们所展现的人格是怎样?为什么通过游戏,最能看出我们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我有信心地说,这次的所有课程,融入了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文学、文化研究的多重视角,是三位老师多年研究、思考与观察的结晶。

所以我也想提醒各位朋友,这绝对不是一门轻松的课。

也不是一门每个人都适合的音频课。我们并没有想过把它做成一个网红爆款。

我们相信,只有那些有反思能力、渴望实现属于自我的人生理想的人,才是这门课的听众。

它能让我们获得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人生,去观察自己在世界与人群之中的处境。

我也打心底里相信,生活的根本问题,归根结底,是你想活出怎样的自己。

我没办法、也不好意思去承诺,学完这门课后,我们会变成一个成功的、富有的、幽默的人。

但我只知道,在这样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我们有可能变成一个更清醒的人。

或许有那么一点机会,去拥抱一个不被别人定义的人生。

而这,不正是我们这一辈子,最高级的快乐,同时也是最深刻的痛苦吗?


特别福利

由于平台审核的不可抗力,此次Matters制作的思维课中的“疾病课”系列,未能上线。

疾病课的讲授者,是牛津大学医学史博士吴易叡,在这门课程中,他和大家一同探讨了个人精神疾病和社会精神状态的关系,如何照顾绝症亲友的心灵,如何从容面对死亡等十个话题。

今天购买课程,除了可以收听已上线的30节正课,我们还将把疾病课的10期内容****还有爱情课中被删除的“****站在2019:多妻制的幽灵****”****,以网盘的形式发送给你,希望你会在这门课程中收获理性思考,探求真相的乐趣。

方法:

1、添加微信:ximalayaFM,备注“思维”,

2、出示你的购买截图,即可获得疾病课内容。


《深度思维:项飙+淡豹+刘梦霏的30堂人生意义课》

给你带来思维快感的思考课

三位学者的独门视角

30堂课近1000分钟的狂想

原价199元,****限时优惠99元

可反复永久收听